商業領域已經出現人工智能的顛覆現象,酒店業應該密切注意人工智能的發展。酒店集團必須為如何利用這一不可避免的自動化和客人體驗發展的新浪潮而制定戰略。
但是,如果你對人工智能技術還持反對態度或不知該如何應對,以下建議可能會有用。
對機器決策有信心
我們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們打開全球定位系統(GPS),輸入我們的目的地,等待其為我們推薦最優路線——然后以不準確為由無視這次推薦。相反,我們選擇走自己熟悉的路線或者自己認為的捷徑,但在遇到交通堵塞時才意識到,我們應該對GPS為我們選擇的路線有信心。
這種對技術的不信任在酒店業也很常見。聰明的人對他們的分析軟件做出的預測和定價建議不予理睬,卻又一次次選擇糟糕的收入策略。
最近,一家著名酒店驚訝的發現當他們的員工不再無視收入管理系統的決定時,他們的收入上漲了40%。
為什么我們不夠聰明去相信這些智能產品呢?這可能是因為用戶面對太多的控制和選擇。現在很多系統都太復雜,而且需要用戶在使用時要做出一系列的選擇和自定義功能。
或許現在是時候完全取消無視按鈕,適當降低復雜性,這樣一來,用戶就可以放松對控制的需求,并對機器決策更有信心。
依賴于陳舊的人工定價策略的酒店不能與自動的機器學習數據分析軟件的收入增加能力相提并論。這些酒店不妨試著與一臺可以下棋的電腦競爭。值得注意的是,幾十年前,國際象棋程序甚至超過了最熟練的人類棋手的能力,這一程序每一次操作都要處理所有可能的選擇和結果,然后選擇最具戰略性的選擇。
人類只是沒有在相同水平的速度和準確度下完成工作的大腦運作的功能或能力。同樣的情況也適用于酒店收入管理人員,他們在酒店經營的旋渦中——以及在海量數據的云端系統——試圖有效、高效地監控和改變他們的每日費率。
運用技術來優化生產力
盡管認為人工智能有很多優點,但是還對在酒店業使用AI機器人心存疑慮。想象的機器人就像電子產品制造商的3D電視一樣:一個被過分夸張但基本上無用而且不幸失敗的噱頭。
然而,經過一系列思考以及與酒店業領導者的辯論和討論之后,對機器人有了新的看法——并不是對人類的取代,而是一種減輕酒店員工壓力,提高業內長期因勞動力缺乏和較高流動性而較低的工作效率和滿意度的方式。
每天要卷上百張紙巾?在遞送忘記的牙刷、肥皂和縫紉包上花費幾個小時?這些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任務,聰明的酒店老板發現這是讓機器人接管的關鍵機會,從而讓員工做更多可以讓大腦興奮的工作。
雖然在公眾面前,像人類一樣的機器人受到了所有人的關注,但在感應度較高的服務環境中,酒店業必須努力克服客戶接納和潛在推遲的困難。與此同時,在幕后,勞動機器人代表著真正的革命。自動化帶來的生產率和增量盈利能力的提高將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甚至是機器人,以及分流重復性和耗時的任務,酒店管理者可以脫離困境,并在更高的水平上考慮他們的業務策略。在最近新的Google Assistant模擬人類行為功能發布之后,我現在是更為堅定的信任者了。
智能是一件好事,對吧
也許貶義的“人造”是問題的一部分。或許像“流暢智能”之類的稱呼會更順口。無論如何,酒店業對人工智能使用的缺乏有點讓人不理解。
盡管先前對機器人技術存在質疑,但是現在相信1和0的代碼改善生活的力量。亞馬遜、優步、Netflix和Spotify等基于數字技術的零售和服務公司提供了一種無障礙的體驗,讓消費者的購物、旅行和娛樂更便利。
我們生活在一個便利的經濟環境中,酒店客人將越來越多地尋求無障礙的體驗選擇,但Airbnb這樣的公司繼續創新的同時,酒店行業的其他成員卻袖手旁觀,抱怨不已。
傳統技術和零散的數據仍然是每個人都在討論的挑戰,但只有少數酒店已經解決這一問題。如果今天的消費者想要獲得流暢智能的體驗,那么這個行業是否已經放棄了像谷歌和蘋果這樣的創新?
當然,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有很多好處,而且我們也正處于一個重大的轉折點。這兩者將很快就會成為我們日常個人和職業生活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培養和利用這些能力,為我們提供有利的新互動和體驗。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學習如何信任人工智能的固有的智能,并且接受一些事情最好留給機器的做法。
客戶點評